終於回到一個可安靜做數
可安靜地用幾個小時甚至整日mull over一條題目的地方
在香港根本沒有可能如此
就是在不同的環境
遇到不同的人跟事
才會發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
喜歡怎樣的生活
才會懂得珍惜一些以往不懂珍惜的東西
有人說
到外國當然要跟外國人混
要學習甚至模仿他們的生活/口音/習慣/喜好
結果出了一批批一模一樣的留學生
在職場上說得一口 (自以為高人一等的) 流利英/美語
工作後落D/劈酒/flirting 樣樣皆精
但他,跟他,跟他
又有甚麼分別?
對不起
我看到外國生活的分別時
並不是要assimilate
而是要分辨那些適合自己
那些不適合自己
我喜歡一個尊重學術的國家
我喜歡一個真的可以「行行出狀元」而不是只重商業的國家
我喜歡一處有不同理想的人聚集的校園
我喜歡跟人談的是天文地理時事哲學,而不是邊度唱K劈酒蒲D落pub
當香港並不是上述的地方
而我可在外國找到時
我在外國的日子己毫不白費
才不用學到所謂「外國人」的一套
---
當然,現在仍是在尋覓階段...
可安靜地用幾個小時甚至整日mull over一條題目的地方
在香港根本沒有可能如此
就是在不同的環境
遇到不同的人跟事
才會發覺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
喜歡怎樣的生活
才會懂得珍惜一些以往不懂珍惜的東西
有人說
到外國當然要跟外國人混
要學習甚至模仿他們的生活/口音/習慣/喜好
結果出了一批批一模一樣的留學生
在職場上說得一口 (自以為高人一等的) 流利英/美語
工作後落D/劈酒/flirting 樣樣皆精
但他,跟他,跟他
又有甚麼分別?
對不起
我看到外國生活的分別時
並不是要assimilate
而是要分辨那些適合自己
那些不適合自己
我喜歡一個尊重學術的國家
我喜歡一個真的可以「行行出狀元」而不是只重商業的國家
我喜歡一處有不同理想的人聚集的校園
我喜歡跟人談的是天文地理時事哲學,而不是邊度唱K劈酒蒲D落pub
當香港並不是上述的地方
而我可在外國找到時
我在外國的日子己毫不白費
才不用學到所謂「外國人」的一套
---
當然,現在仍是在尋覓階段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